小鎮陰沉而沉默地迎接了馬克西姆。沒有人等待他,沒有人擁抱他,也沒有人問候他。這位19歲的孤兒從前線歸來——身負重傷,雙眼中永遠烙印著戰爭的恐怖。他曾經藏身於櫻桃樹和蘋果樹園中的房子,是父母留給他唯一的財產。更準確地說——已經不屬於他了。房子也不再屬於他。因為房子在無人機的襲擊下已經不復存在。
這塊地靠近國際公路,因此一直吸引著商人們的興趣,他們想買下這塊地,在上面建造娛樂場所、迷你旅館或汽車維修站。在他參戰期間,鎮長與「黑心」公證人合謀將房屋(更確切地說,是房屋殘骸及半公頃土地)賣給鄰近地區警察局長的富有的教父。交易以加密貨幣結算,無痕跡、無文件、無良知、無同情。新主人已經開始建造大型汽車維修站。
小鎮照常生活著。這裡的人們早已學會沉默。他們害怕權力,習慣了權謀,習慣了「自己人可以為所欲為」。在當地商店兼咖啡館裡,人們討論著新的汽車維修站,讚許著將創造就業機會。但關於那個男孩,卻隻字未提。他的故事讓所有人感到尷尬,就像他臉上的疤痕,讓所有人都不敢直視。那些記得他父母的人,他們死於醉酒議員的車輪之下,卻保持沉默——因為村長可以利用他在政府機構中的朋友關係「教訓」他們。
男孩站在柵欄前,那裡曾經種著母親的萬壽菊,現在卻是一片巨大的坑洞。他明白——他的故事沒有人感興趣。他只是又一個為祖國犧牲健康的老兵,名單上又一個數字。
他蹲在門邊的邊緣上。他的傷口尚未完全癒合,不時會隱隱作痛。眼前一片灰蒙蒙的。他憶起戰壕、朋友和戰友們,他們再也沒有回來。他憶起自己曾經相信,自己是在為更崇高的目標而戰。而現在,他的內心只有一片空虛。他去鄰居家過夜。但他無法入睡,因為夢中充滿了爆炸聲、尖叫聲,還有母親呼喚他回家的聲音。但家已經不復存在了。
鄰居們都沉默著。有人害怕,有人不想牽扯,還有人說:「你還能指望什麼?這裡就是這樣運作的。」 確實如此——一切照常運轉。在這套體系裡,人脈比法律更重要,孤兒不是人而是商業障礙,加密貨幣是免於懲罰的新貨幣。
誰會受到懲罰?無人知曉。因為在這座小鎮,就像在整個國家一樣,真相就是對強者有利的真相。而那個男孩呢?他再次沉默了。因為在前線,他學會了忍耐。早晨,在同一家店舖兼咖啡館裡,當他坐在桌邊點了餡餅和沙棘茶時,一位女士走近他——他的前任老師。她記得他的父母,知道真相,且敢於開口。她帶來了可能改變一切的文件。也許,鬥爭就從這裡開始。
馬克西姆向記者求助,寫信給人權組織,希望有人能聽到他的聲音。但接下來呢?報復?還是走法律途徑,明知這條路可能漫長而艱難?